同心抗疫丨 疾控流调人员坚守一线 从源头扼住病毒“咽喉”
2021-08-11 15:37:54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张娜 |          浏览量:784

       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左振华流调,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要弄清楚重点人群暴露情况、接触情况、活动轨迹与就医情况等。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理清传播链,为判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采取隔离措施以及划定消毒范围提供依据。连日来,攸县疾控中心流调人员针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24小时不间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及广大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晚上7时,县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接到指令后驱车前往密切接触者家中。夜幕降临,正是千家万户饭点时,县疾控中心几名流调人员却带着防疫装备行色匆匆上了“战场”。在收到发现密切接触者的指令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流调人员赴该村开展流调工作。戴上N95口罩、工作帽、护目镜及防护面罩,再穿上防护服……一来到密切接触者家附近,流调人员随即全副武装,一切准备妥当后,再缓步进入密切接触者家中。

       县疾控中心主任杨体吾告诉记者:“一接到信息的话,我们第一时间会组织人员进行流调工作,像这样今天下着雨,我们也要冒着雨过来。平常的时候,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

       在密切接触者家里,现场流调人员一边跟其进行交谈,一边全程详细记录。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没有近距离上前拍摄,也听不清流调人员跟密切接触者交谈的内容,现场的县疾控中心负责人为我们揭晓了流调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对话的“答案”。 

       杨体吾说:“第一个就是了解他跟这个相关病例最后的接触时间是什么时候,第二个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地方,接触的时间长短。了解之后,看他的活动轨迹,他接触过一些什么人,来判断他的接触范围,所接触的人,然后我们对所接触的人判断,是不是次密接,对这些人员要进行相应的管控措施。”

       两个小时后,现场流调工作顺利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流调工作就已全部结束。晚上10点,流调人员从现场回到单位后,一边汇总调查人员信息,撰写流调报告,一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根据现场流调情况,初步确定密接的密接人员范围。整个流调工作完成已经是凌晨2点了。

       此时,就在距离会议室不远的两间办公室,也有近10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一张张专注的面孔正潜心注视着自己面前的数据。他们一会儿各自工作,一会儿又凑在一台电脑前交流议论,不断有电话打进来,但大家的工作并未受到影响。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疫情防控工作一直是24小时不间断进行。饿了,就吃点方便面和八宝粥充饥;困了,就在简易的行军床小睡一会。

       杨体吾说:“这次的疫情处置,我们单位加强了流调队伍的建设。我们单位有5个队,每个队里面有6名流调工作人员,我们还有一个机动队里面有10名流调人员。只要接到命令,第一时间出动,在短期时间内要把流调工作做完,这是我们的命令和责任。”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流调队员的身影。不论白天晚上,随时准备奔赴战“疫”最前线。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在县疾控中心党支部的协调指挥下,中心流调队伍行程2800多公里,对上级推送的信息和“红码”人员及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共完成核酸检测 9670 人,有力保障了我县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责编:张娜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